III期临床验证:诊心安-MRD技术推动结直肠癌pCR率达到83%,精准医疗再攀高峰
UNION研究表明短程放疗(SCRT)序贯免疫化疗 vs 长程放化疗(LCRT) 序贯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(LARC)显著提升术后pCR率(39.8% vs. 15.3%, p<0.001),且没有额外增加安全性风险,该方案可能改变目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模式。研究者进一步基于诊心安-MRD技术探索了液体活检在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中的价值。
UNION研究的MRD分析结果发表在Cancer Letters
【研究亮点】
(1)预测病理完全缓解(pCR):放疗后ctDNA阴性患者 vs. ctDNA阳性患者,pCR率分别为50.0% vs. 7.7%(p=0.022);
(2)早期预测疗效:动态监测过程中,ctDNA清除的患者pCR率达到83%,提示ctDNA动态变化可作为早期疗效预测指标;
(3)诊断效能突出:单独MRD诊断pCR率AUC值达到91.7,MRD联合CEA检测对于诊断pCR的AUC值更是达到98.3,远高于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CEA(AUC=73.3);
(4)定性+定量双维评估更精准:随着新辅助治疗进程,ctDNA阳性率逐渐下降,ctDNA当量(hGE值)也呈下降趋势;
本研究共收集了79例接受新辅助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LARC患者的基线(C1)、NAT治疗期间(C2)、NAT治疗后(C3)和手术后(C4)血浆样本,进行诊心安-MRD的靶向测序。
成果回顾:
结果一:放疗后ctDNA阴性患者pCR率更高
放疗后ctDNA阴性 vs. ctDNA阳性患者的pCR率分别为50.0% vs. 7.7% (p=0.022)。ctDNA阴性患者(即未检测到MRD)表现出更好的病理完全缓解率(pCR)和无病生存率(DFS)。。
结果二:ctDNA清除的患者pCR率达到惊人的83%
在短程放疗后ctDNA-MRD持续阳性患者的pCR率为0%,而ctDNA-MRD转阴的患者pCR率达到惊人的83%!提示动态监测过程中ctDNA的清除与与肿瘤退缩和疗效显著相关,可作为早期疗效预测指标。
结果三:诊心安-MRD预测模型诊断效能突出
单独MRD诊断pCR率AUC值达到91.7,当MRD联合CEA检测对于诊断pCR的AUC值更是达到98.3,远高于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CEA(AUC=73.3),诊断效能突出。
结果四:ctDNA的定性+定量水平变化提示新辅助治疗疗效
基线(C1)时ctDNA的阳性检测率为47.4%,NAT治疗期间(C2)、NAT治疗后(C3)和手术后(C4)的ctDNA阳性率分别为17.6%、12.3%和9.3%;
随着治疗的进行,ctDNA当量(hGE值)水平呈下降趋势。
结语:
ctDNA-MRD用于患者术后复发监测和预后分层目前得到了广泛认可。本研究聚焦局部晚期直肠癌(LARC)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群体,基于不同时间ctDNA-MRD变化对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进行精准评估,进一步拓展了MRD的应用场景。此外,基于MRD的风险预测模型显著提高诊断效能,未来多指标的结合有望为LARC患者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方向。
桐树诊心安-MRD or 诊心安-ctDNA
桐树基因一直聚焦于液体活检领域,已经成为国内液体活检基因科技的引领者。桐树推出的高精度ctDNA全流程检测技术平台—诊心安-MRD/ctDNA,荣获科技部颠覆性技术认证。其采用4大创新技术解决ctDNA全流程检测障碍,大幅提高检测精准度,检测下限达万分之二。组织检测与血液一致率高达80%,比肩国际水平。距今为止,诊心安临床数据验证成果累计超150分,临床诊疗超精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