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4.4%阴性预测值+198天预警:诊心安-MRD技术改写结直肠癌复发监测新标准
结直肠癌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。数据显示,其5年死亡率高达40%,即便接受了根治性切除,仍有30%-50%的患者会面临复发难题。传统监测依赖CT等影像检查,但往往只能在肿瘤“肉眼可见”时发现复发,错失最佳干预时机。如何更早、更精准的预警复发风险?诊心安-MRD技术正悄然改写结直肠癌复发监测的新标准。
诊心安-MRD技术成果发表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
该研究纳入104例I-IV期的结直肠癌患者,采用桐树基因诊心安-MRD高精度全流程检测技术,对患者术后特定时间点的血液样本进行分子残留病灶(MRD)检测,分析其在风险分层和复发监测中的价值,并探索ctDNA相关生物学特征。
【研究亮点与成果回顾】
研究亮点:
高阴性预测值(NPV):术后动态监测诊心安-MRD阴性患者的NPV达到94.4%,即MRD持续阴性患者94.4%都不复发,其预测意义远超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等传统方法
复发风险分层:MRD阳性患者与MRD阴性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(43.8% vs. 5.6%, p < 0.001),且MRD阳性患者复发风险上升900%以上(HR=9.385;p<0.001)
早期预警复发优势:诊心安MRD阳性检测比影像学(CT等)平均提前198.5天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复发
技术重要发现: 术后MRD复发诊断中应更关注ctDNA短片段(<100bp),其I/II类变异丰度率显著高于>100bp的ctDNA片段(3.7% vs 1.0%,P<0.001)
成果回顾:
PART.1 诊心安-MRD阴性预测值意味着什么?
Longitudinal MRD分析:在术后纵向监测过程中,诊心安-MRD展现出了惊人的阴性预测值(NPV)——高达94.4%。
这意味着,对于那些术后MRD检测呈阴性的患者而言,他们的复发风险极低,可以更加安心地回归正常生活。
PART.2 诊心安-MRD阳性患者复发风险有多高?
研究显示MRD阴性患者的复发率远低于MRD阳性患者(5.6% vs. 43.8%,p <0 .001)。其中,MRD阳性患者复发风险上升900%以上(HR=9.385;p<0.001)。
PART.3 诊心安-MRD相比影像学可以提前多久预警复发风险?
诊心安-MRD技术具备超前的预警能力。诊心安MRD阳性检测比影像学(CT等)平均提前198.5天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复发。
这一发现,无疑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窗口,使他们有机会在复发前,便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。
PART.4 诊心安-MRD监测过程中还有哪些分子突变特征值的关注?
除了其出色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外,诊心安-MRD技术还揭示了MRD与结直肠癌分子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紧密联系。术后MRD复发诊断中应更关注ctDNA短片段(<100bp),其I/II类变异丰度率显著高于>100bp的ctDNA片段(3.7% vs 1.0%,P<0.001);
同时,MRD与ctDNA-KRAS组合进一步提升预后评估能力,二者组合对3年DFS的预测准确性超越单独分析(AUC of Longitudinal MRD+KRAS=0.922),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。
结语:
该研究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精准治疗和监测开辟了新标准。基于Tumor-agnostic 策略的诊心安-MRD技术展现出卓越的预测预后价值,而ctDNA-KRAS变异与MRD的结合更是显著提高了风险分层的准确性。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结直肠癌术后管理迈向新台阶,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。
桐树诊心安-MRD or 诊心安-ctDNA
桐树基因一直聚焦于液体活检领域,已经成为国内液体活检基因科技的引领者。桐树推出的高精度ctDNA全流程检测技术平台—诊心安-MRD/ctDNA,荣获科技部颠覆性技术认证。其采用4大创新技术解决ctDNA全流程检测障碍,大幅提高检测精准度,检测下限达万分之二。组织检测与血液一致率高达80%,比肩国际水平。距今为止,诊心安临床数据验证成果累计超150分,临床诊疗超精准。